
科学研究
李晓东团队《Advanced Materials》封面文章:生理/病理响应性纳米粒子跨尺度构建功能化水凝胶
发表时间:2022-05-06
发表时间:2022-05-06
近日,浙大口腔李晓东研究员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发表题为“Hydrogel Transformed from Nanoparticles for Prevention of Tissue Injury and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Diseases”封面文章(doi: 10.1002/adma.202109178.)。
浙大口腔博士研究生李子萌为第一作者、陆军军医大学药剂学博士后李刚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大口腔李晓东研究员和陆军军医大学张建祥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水凝胶对温度、光、电场/磁场、超声波、机械力、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生化制剂的响应,已被应用于按需提供药物以及细胞治疗各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其对分子和细胞的受控释放主要是通过触发水凝胶与溶液相或水凝胶与固体之间的转变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局部微环境可以通过原位生化/生物物理信号或远程物理触发器精确调节凝胶的活动。具有上述功能的水凝胶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表现出优越的优势。尽管如此,响应性水凝胶的进一步应用还需要调节不同参数的创新性工程。
文章中,开发的纳米粒子由多价疏水、pH响应性环糊精主体材料和多价亲水客体大分子自组装而成。在氢离子的驱动下,pH响应的主客体纳米粒可以水解转化为凝胶。当然,在胃中或者微酸性的炎症微环境中,纳米粒会迅速水解,依靠增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凝胶化。pH响应纳米除了在体外具有良好的转化成凝胶的能力,在体内也具有良好的转化能力。
凝胶转化纳米颗粒在小鼠胃溃疡中检测了保护作用,胃溃疡是由吲哚美辛(IND)引起的。IND作为一种典型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经常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在这种情况下,预先给药AHCPA纳米粒显著抑制IND刺激引起的出血、溃疡、体重减轻和急性炎症反应。此外,AHCPA纳米粒作为可转化的纳米载体,可以实现持续的药物递送,有效的治疗各种急性慢性的炎症性疾病,包括大鼠牙周炎和关节炎等。
本研究得到了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和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的支持。同时也感谢陆军军医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10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