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研究
头颈部鳞癌免疫疗法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2-02-16
发表时间:2022-02-16
在中国,头颈部肿瘤发病率呈现稳定上升趋势。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增头颈部肿瘤患者达到了14.2万,死亡人数将近7.5万[1]。这些令人震惊的数据表明头颈癌的凶残程度丝毫不亚于肝癌、胃癌。
90%以上头颈部肿瘤的病理类型为头颈部鳞癌(HNSCC)[2]。HNSCC的主要共性症状是头颈部出现长期不愈、无痛性肿块,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口腔溃疡、吞咽困难、持续声嘶或声音改变、持续鼻出血等等。由于人们对HNSCC早期症状缺乏重视,70%~80%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3],并且超过半数的HNSCC患者可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一旦出现远处转移,仅约20%患者生存期超过一年。
近年来,针对HNSCC的治疗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在HNSCC治疗领域崭露头角,有效促进了免疫治疗发展。尽管以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成为HNSCC的治疗新标准,但仍有很多患者表现为治疗抵抗或治疗后进展。因此进一步探索HNSCC免疫治疗方案依旧任重道远。
近期,Cohen EEW的研究团队在Clin Cancer Res杂志上发表了一项临床试验结果(doi: 10.1158/1078-0432.CCR-21-1411),探究了Toll样受体激动剂SD-101联合PD-1 抑制剂pembrolizumab在抗PD-1/PD-L1免疫治疗无效和复发/转移性HNSCC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在51名患者进行SD-101联合pembrolizumab治疗的队列研究中,观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以及客观缓解率,计算中位缓解时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该研究证实了SD-101联合pembrolizumab治疗可促进HNSCC患者客观缓解,并可能是通过诱导肿瘤内炎症和增加效应免疫细胞活性来激发抗肿瘤反应。
2021年12月同样发表于Clin Cancer Res的另一项临床研究也显示了与PD-1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HNSCC的前景 (doi: 10.1158/1078-0432.CCR-21-1816)。该研究观察了术前PD-1抑制剂nivolumab单独或与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PDE-5)他达拉非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nivolumab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及抗肿瘤疗效,可能通过增加肿瘤微环境中B细胞、NK细胞以及效应T细胞数量及活性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这些研究虽然还有一些局限性,但已充分提示联合治疗可以增强PD-1抑制剂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为HNSCC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希望在未来,早期诊断、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段可以“并驾齐驱”,进一步助力HNSCC的有效治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浙江省口腔医院)是浙江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对口腔肿瘤诊治具有丰富经验。医院检验科下设生化免疫检测、分子诊断、微生物检测(筹建中)等实验室,为口腔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21 May;71(3):209-249. doi: 10.3322/caac.21660.
[2] Mishra V, Singh A, Chen X, et al. Application of liquid biopsy as multi-functional biomarker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Br J Cancer. 2022 Feb;126(3):361-370. doi: 10.1038/s41416-021-01626-0.
[3] Jiang M, Liu F, Yang AG, et al. The ro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ol Ther Oncolytics. 2021 Dec 6;24:127-138. doi: 10.1016/j.omto.2021.12.001.
解读人:硕士研究生 严小甜
指导专家:钱韵
钱 韵
浙江大学免疫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肿瘤标志物筛选及肿瘤免疫学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