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浙大口腔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局部用氟项目
来源:预防综合科 谢严毅 许煜梓 陆科杰 发表时间:2020-10-22
来源:预防综合科 谢严毅 许煜梓 陆科杰 发表时间:2020-10-22
自9月14日起,在1个多月时间里,浙大口腔医院城西院区预防综合科带医疗队进幼儿园,检查了9所幼儿园近5000名学龄前儿童,对其中3000多名儿童进行了局部用氟操作。
据悉,学龄前儿童口腔局部用氟项目是基于全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的“健康口腔助成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支持,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在全国25个省内进行推广,旨在提高幼儿健康水平、降低乳牙患龋率。
今年是我省开展局部用氟项目的第一年,浙大口腔医院作为浙江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挂靠单位,负责全省范围内项目的推广、指导和培训,同时承担了该项目在杭州市下城区的具体实施。
关于学龄前儿童局部用氟
局部用氟,是指将一种含有氟化物的涂料或泡沫涂布到牙齿表面上,使氟化物在牙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持续释放氟离子,从而增强牙齿对抗酸侵蚀的能力,起到保护牙齿、预防龋病的目的。它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价廉、无痛的防龋方法。
针对学龄前儿童患龋风险较高的特点,该项目纳入儿童年龄段为3-6岁。
活动侧记
1.“不给小朋友打针的叔叔阿姨”
“打针的叔叔阿姨”,是幼儿园小朋友对医生的既定印象。特别是当看到一群穿着白大褂,戴着帽子、口罩,捂得严严实实、正襟危坐的医生,“我不要打针!”,是小朋友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医生们会耐心地向小朋友解释:“今天叔叔/阿姨没有带打针的工具,只是拿着小镜子照一下牙齿就好啦,一定不会痛!”此时,绝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会慢慢地张开刚才还紧紧闭着的小嘴巴,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其实,只要给小朋友解释清楚我们要做的内容无针无痛,就能和小朋友初步建立起信任,后续的工作便也能很好地展开。
2.“排排坐,数到十”
局部用氟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在最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任务,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因此,医生们采取了“流水线生产”模式,不断优化检查顺序、用氟方法,努力提高小朋友在局部用氟中的参与感。
“排排坐数到十,取出口中的托盘,就完成啦”,是医生自编自创的互动儿歌。这些儿歌不仅有效缩短了平均接诊时间,还让小朋友乐在其中,而且在参与的同时也了解了口腔健康的重要性,提高了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