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浙大口腔-日本东北大学“2020亚太地区口腔医学生短期交流项目”圆满落幕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 陈肖依 干晨露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 陈肖依 干晨露 发表时间:2020-12-11
12月7日至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日本东北大学牙学院“2020亚太地区口腔医学生短期交流项目”顺利举行。这是今年6月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录以来的首次交流活动。
活动由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及牙学院主办,采用ZOOM平台,以线上授课的方式进行,旨在进一步推进亚太地区口腔医学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培养高端口腔医学人才。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台北医科大学、高雄医科大学、中山大学以及印度尼西亚大学、北苏门答腊大学、泰国孔敬大学等共同参与了此次项目。浙大口腔2020级研究生叶冠琛,2016级本科生吴海艳、朱丹吉,通过院内选拔参加了此次交流项目。
7日上午,日本东北大学牙学院院长Nobuhiro TAKAHASHI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对亚洲各高校交流学生表示欢迎,并就日本东北大学的校园风貌、附属医院以及实验室概况进行了介绍。三天的课程中,日本东北大学牙学院Ken OSAKA教授、Toshihiko SUZUKI副教授、Akito TSUBOI教授等就大规模灾难发生后的牙科应对、法医学鉴定、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牙周组织等口腔专业前沿研究领域及最新进展作了专题分享,内容精彩纷呈。授课过程中,浙大口腔学子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展现了敏而好学的风采。
Prof. IGARASHI介绍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医院口腔临床诊疗的情况
Prof. Masahiro SAITO讲授关于牙周再生治疗的策略
Prof. Ken OSAKA讲授关于大规模灾难发生后的牙科紧急应对
叶冠琛同学针对Assis. Prof. Phoonsuk LIMRAKSASIN "Manipulation Methods of iPS Cells for Prospective Bone Regenerative Therapy"课程进行提问
9日下午,本次交流项目完满落幕。叶冠琛同学表示,三天的交流课让他收获颇多,尤其是Hiroyuki INUZUKA教授关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方面的讲座让他印象深刻,拓宽了他的研究视野,并对通过干细胞植入和骨基质再生来治疗各种与骨相关的疾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丹吉同学表示,通过屏幕参观了日本东北大学的附属医院、校园和实验室,了解到牙科灾难学、再生医学和牙科材料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前沿研究,虽然未能实地造访,但教授和老师们对待异国交流生们的热情、对学术的执着和追求让人深受鼓舞。吴海艳认为,YAMADA教授采用直接注射EMD(emdogain)的方式实现了牙周组织再生,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让她对于骨组织再生方面的关键三要素,即“stem cell, cytokine, scafold”有所认识,为她设想自己研究课题打开了一扇窗户。
参与交流项目的学生合影
日本东北大学牙学院成立于1965年,其口腔医学在日本属于一流学科,拥有优越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平台。按照合作备忘录内容,双方将在教学、研究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全面深化的合作关系,开展更多有益于双方口腔学术共同进步的合作项目,助力全球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