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喜报】我院《口腔鳞癌潜在恶性疾患的病因排序和综合序列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成果奖励三等奖
发表时间:2016-12-12
发表时间:2016-12-12
由我院口腔黏膜科何虹主任主持完成的《口腔鳞癌潜在恶性疾患的病因排序和综合序列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喜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成果奖励三等奖,成为继北大俞光岩教授获奖之后第二个获得该奖项的口腔学界研究,该项目在我院口腔黏膜和病理以及正畸和颌面外科等相关专家的合作下共同完成,且同年已获得浙江省科技厅科技成果奖励二等奖!
图1 我院何虹主任出席颁奖仪式
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PMDs(比如口腔扁平苔藓OLP等),一直被全球公认为病因不明,使用传统疗法和新式辅助治疗均因针对性不强而疗效有限,容易反复迁延。在口腔鳞癌OSCC的患者中,早期病例不足10%,发现和确诊时间较晚。相反,只要早期发现,90%的患者可治愈。因此,早期干预和早期逆转癌变倾向对于患有口腔潜在恶性疾患的患者来说,是更乐观、更重要的策略。
此次,我院新研发的科技成果项目正是围绕着常见的口腔潜在恶性疾患(如口腔扁平苔藓OLP、OLK白斑和局部溃疡增生等)的一系列诊疗策略问题,明确提出了这些常见口腔潜在恶性疾患和口腔鳞癌的病因排序、临床综合序列治疗等新策略和重要学术观点,可望更直接地缩短与发达国家健康状况的差距,以及对国内外全球该病种的学术见解起到新的作用。相关成果的取得及临床应用有助于早期干预和逆转癌变倾向,改善传统疗法和新式辅助治疗疗效有限、容易反复迁延的现状,为广大患者带去福音,极具社会经济效益。
图2 我院项目获奖证书
中国抗癌协会(CHINESE ANTI CANCER ASSOCIATION,CACA)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于1984年,该协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肿瘤学科唯一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于2006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设立。2009年4月6日成立领导小组和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并于2009年5月正式启动,一般设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5项。是目前中国肿瘤领域唯一的科技奖项。两年一届的奖励目前为2015年申报的第四届评审结果。在中国肿瘤学术大会开幕式上进行颁奖。获奖项目中已有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协会直接推荐的获奖项目有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院本次获奖项目的主要科技创新:
1.首次采用1640+121℃灭活的小牛血清高效培养菌丝相白念,获得专利授权。
2.明确提出选用改良热酸酚法是提取菌丝相RNA的优选方法。为病原菌研究创立新基础。
3.得出OLP白念的菌丝必需基因主要是HGC1和HWP1。为菌相转换策略的临床意义和OLP病因学与免疫学研究提供依据。
4.课题组提出口腔微环境导致病原菌基因突变的内源性感染学说。课题组首次对OLP白念进行了ITS序列分析和分型。首次从糜烂型和非糜烂型OLP得到OLP白念的三个ITS序列是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基因突变型。
5.建立口腔鳞癌OSCC和白斑OLK差异蛋白质组学血清、组织和唾液的10个立体诊断模型,机检总准确率90%以上。
6.得到解剖和药学研究栓塞材料的技术性指导数据。通过质粒转染建立动物模型,进行抗血管形成基因药物治疗口腔癌的研究,以及上皮增生机制的研究。
7.明确提出OLK、OLP等口腔粘膜潜在恶性疾患和OSCC的病因排序和临床综合序列治疗等新策略和重要学术观点,可望更直接地缩短与发达国家健康状况的差距,以及对国内外全球该病种的学术见解起到新的作用。
图3 2015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获奖者与领导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