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冬季里口腔战“疫”中的党员暖光
发表时间:2020-02-06
发表时间:2020-02-06
不同于以往春节后的热闹场景,在全国人民齐心战“疫”的特殊时期,杭州的每一处都显得格外空荡和冷清。但全国上下无数人在寒冷中为我们带来光和热,大批的医护人员、来自各界的医疗物资、全国人民的关怀和信心都纷纷驰援武汉,这些疫情笼罩下的温暖瞬间,给我们走出冬天的力量。
浙大口腔的医护人员们也贡献出一己之力,在这场疫情的寒流里给我们带来真切的温度与感动。
口腔战“疫”里最可爱的人们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涌现了很多年轻的面孔,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科室的青年党员们,他们身上的朝气、活力和担当为这场战“疫”注入了强大的能量。冯斌同志就是他们的一员。
由于防控疫情的需要,杭州地铁、公交的运营班次间隔时间大幅度延长,克服出行困难,凑好公共交通时间,成了一线医务工作者们每天需要攻克的第一道关卡。骑了40多分钟的自行车,早上7点30分,浙大口腔急诊科的年轻党员医师冯斌已经全副武装,做好了接诊前的准备工作。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污染,在疫情防控时期,浙大口腔医院关闭了中央空调系统,诊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冯斌与每个值班的医生一样,脱去了暖和的厚外套,穿上单薄的白大褂和一次性手术衣,尽管诊室的温度有一丝寒冷,但是大家在战疫一线为口腔急症患者消解痛苦的心却都是火热的。
口腔科的诊疗有着特殊性,在疫情形势严峻的特殊时期,医患面部长时间超近距离接触、涡轮机操作时引起的气溶胶的污染等特点,让口腔诊疗成为高危、高风险工作。但同时,还有许多患者深受口腔急症困扰,需要口腔医生的及时诊治。
“有一位18岁左右的女孩子,左边面部肿胀明显,还伴随着高热。口内检查发现左下区域的牙龈红肿,考虑是左下前磨牙根尖炎引起的牙槽脓肿。女孩子比较紧张,我一边安慰她,一边打麻药后做脓肿切开引流。”冯斌医生说道,“特殊时期,许多口腔急症患者跑了很多地方,发现都关门停诊,只能向我们寻求帮助。我是医生,更是党员,诊治患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疫情更要坚守好岗位,能帮他们解除疾病痛苦是我们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但冯斌一直向小编反复cue到另一名同志,他说:“在这场重大战“疫”面前,我只是参加急诊工作的很普通的一名党员而已,但我们急诊科的张凯主任,自急诊开诊以来每天都在医院,他的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口腔战“疫”前线的守关老将
在浙大口腔医院一楼大厅入口处,每天都能看到急诊科张凯主任忙碌的身影:早早到岗准备测温仪、防护用品,监督和指导每位预检分诊医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做好每位预检患者的把控工作……在口腔战“疫”前线,张凯主任为医护人员和患者们牢牢把守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口。
他是一位爱岗敬业、医术精湛、处处为患者着想的口腔医生。他总是设身处地体恤患者疾苦,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制定最经济、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了给夜门诊患者更多的治疗时间,他时常不吃晚饭或草草对付一口就继续工作,这让患者们在赞誉有加的同时也多了一份心疼:“张医生什么都好,就是太忙,希望他今后能准时吃饭,身体健康!”
他是一位以身作则、任劳任怨、凡事冲锋在前的优秀党员。张凯主任是一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支部会议总是早早就到,从不因个人私事请假,每次义诊活动总是第一个报名,在紧要关头总是奋战一线,从不犹豫,也从不退缩。“张老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关键时候考虑的总是患者还有我们这些同事们,疫情期间的他就是平时的他!”急诊科的同事如是说。
他是一位性情耿直、耐心细致、默默关怀付出的良师益友。科室里最苦最累的活,张凯主任总是带头第一个上;工作中只要有低年资医生站在旁边,他就会自动开启“授课”模式;科室里椅位紧张,他主动要求多上夜班,把白天的椅位留给年轻医生,生活中主动帮助大家解决困难,用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榜样;在荣誉面前从不自居,而遇到问题总是往自己身上包揽:“我是主任,所有问题和失误都是我的责任。”
张凯主任单独为发热患者预检分诊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充满希望生机的春天,
总是如期而至。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口腔党员先锋们,
用信心和行动,
筑牢口腔防疫安全线,
用大爱和奉献,
守护患者口腔健康。
待到春暖花开,
让我们一起笑对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