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走!我们一起去打怪兽!”
发表时间:2020-02-08
发表时间:2020-02-08
正畸儿牙支部 我们从未停止用心聆听患者的苦痛,尝试去安慰,勇敢去医治。
加油,中国
儿童口腔科党员王建芳10岁的女儿黄烁晗得知妈妈要上急诊一线,用彩笔画下了图画,为妈妈和无数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打气助威:加油,中国!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必须闻令而动”
在接到儿童口腔科急诊任务的时候,每一名医护人员的压力是巨大的。为了疫情防控,全省口腔专科门诊全面停诊,意味着全省的儿童口腔急诊都将集中到浙大口腔医院。不同于成人能自己描述病痛,多数孩子会通过哭闹来表达不适,这就需要儿童口腔科的医护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耐心细致地从孩子表现出的病症以及家长的描述中判断孩子的病情。
急诊开放以来,每天都能接到很多牙痛和牙外伤的小朋友,这些孩子们已经在春节假期苦熬了很久,有些跑了好几个地方都无法得到治疗。需应急处理的就诊人数接近甚至超过正常开诊时的初诊量,时间紧、任务重。
儿童牙科孙晓爽医生和方津慧护士长是医院急诊首日的值班党员,接到的小患者有牙痛已经四天发热接近39℃的,也有乳牙根尖周炎并发间隙感染发热半边脸肿得像苹果的。当所有人都在警惕发热患者的时候,她们没有畏惧,只希望及时的治疗能够尽快缓解孩子的痛苦症状。问她们:害怕吗?她们说:“当时看到孩子的脸肿成那样,哪有时间顾虑别的。”
来自一名法医父亲的感谢
急诊开放的第二天,一位爸爸抱着自己一岁多满口是血的孩子来到急诊,小朋友哭得撕心裂肺,原来是他的嘴唇意外磕破了,血流不止。儿童口腔科陈瑶主任检查发现,创口很深,需要清创缝合。但是一岁多的小儿配合度低、难度大,陈主任和患儿家长沟通:“最好通过 ‘膝对膝体位’为患儿进行清创缝合治疗,这个体位需要家长和医护相互配合,缝合过程不忍心看就请闭上眼睛。”
家长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没关系,我是法医。”缝合治疗结束后,这位爸爸如释重负得吁了一口气,他的额头鼻尖都布满了汗水,他激动地对医护们一再表示感谢:“还好你们开设急诊,不然我抱着这么小的孩子都不知道去哪里!谢谢你们,你们的坚守岗位对我们这样的患者来说实在太需要了!”
如同父母般去体谅
除了临床诊疗,正畸儿牙支部还有众多的干部、党员参与急诊的预检和分诊工作。口腔正畸科施洁珺主任、陈学鹏书记带头上岗,利用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向患者耐心解释的同时,快速有序地进行预检和分诊。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党员吴娜、蒋文翔和王瑜们承担了导医的工作,有遇到不少因为孩子牙痛发烧而焦急的家长,还有些因为等待时间过长向他们发脾气。但年轻党员们都能充分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情绪和心情,“如果我们有一日也成为了父母,孩子有看病需求,我们心里一定也会十分焦急的。”
当面对哭闹不肯配合的孩子,医护人员还会用孩童的语气安慰他:“阿姨是专门打牙虫怪兽的,来,让我们一起打败牙虫怪兽吧。”一边安抚小朋友一边和她玩游戏,治疗结束还常规指导患儿和家长儿童口腔保健知识。
有人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 学着前辈的样子, 治病救人”。在这些还未成家还未为人父母的年轻人身上,却能看见医者父母心的光芒,在暗夜时刻,在黎明时分,他们用自己的初心去体谅,从未因现实的粗粝忘却使命。
